信息搜索 / Search
教育类论文欣赏
联系方式 / Contact Address
联系电话: 0731-85621428
咨询QQ: 249560560
咨询QQ:403560560
投稿邮箱:
lunwen@jdclunwen.com
联系地址: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街道芙蓉中路一段109号华创国际广场A栋14层01-012
详细联系方式2019-06-16 21:21:56
论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摘 要:新课标中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代替了传统大纲中的“思想 教育 ”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但在实际的 历史 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意义、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育人功能;情景教学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提出的现实意义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从古人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垂训,到近代李大钊等呼吁的“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中华民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因为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 科学 态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完善,最终达到育人立人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在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上,形成对民族的认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 发展 和竞争的激烈,“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等理论逐渐被国际接受。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已引起各国教育的关注。在第40次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代表都强调要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提供智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体育 、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协调发展”。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亚太地区教育学者、未来专家展望21世纪亚太地区教育发展前景时一致认为:各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尽相同,但在认识上是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同21世纪能否在世界上立足联系在一起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改造公报中明确指出:“能否培养出道德、情操、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要加强道德教育。”所以说在历史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中学历史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在承担学校社会科学人文教育方面,历史是一门核心科目。它承担着培养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保障人的学力,发展人的智慧的特殊使命。但就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现状来看远没有达到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历史课堂上呈现的单调的知识灌输,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缺乏理想和激情,只注意“人事”不关注“人心”。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和做题技巧,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上的熏陶,以致于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显然历史课的尴尬境地的造成在于历史的教育功能的弱化,历史课上缺乏心与心的共鸣和沟通。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的基本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在三维目标中,它努力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将思想教育发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以培养健全的学生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为己任。这一基本理念犹如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广大一线教师纷纷开始尝试课堂改革。但由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自身知识素养构成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课堂改革往往流于表面,课改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有意识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真切实在地帮助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
3 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途径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也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喜忧参半。既有比较活跃和开放的一面,又有受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的一面。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入手。(1)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具有特殊性,它兼情感、意识和行动于一体,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语言的表达。虽然它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却不能通过对知识的测评来检验。但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由于过于注重 考试 成绩的因素,加上考试内容本身又极度缺少思想情感等内容,且教材中有很多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 的极好素材(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被列入选修课,这无疑影响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弱化考试指挥棒,增强人文方面的考察,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的考察,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尤为必要。
(2)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使命。社会 发展 的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也复杂多样,固有的教师专业要求和原来长期的教学思想状态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花大工夫学习有关的教育学、心 理学 和课堂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认真学习掌握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人格素养,完善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出可行的情感认知目标,承担起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任务。
(3)课堂情景教学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是一个缓慢融合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是隐性的。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要实现一种情感认知,最佳的途径就是将教学过程构建成师生共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所以,以情感为纽带,实现情景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关键。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主张教师更多地利用 历史 课程本身软件方面的条件。我们可以借鉴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提到创建情景的几种途径:“①联系生活展现情景;②运用实物演示情景;③借助图画再现情景;④播放 音乐 渲染情景;⑤扮演角色体验情景;⑥锤炼语言描绘情景;⑦结合实际优化情景。”
(4)同时还要注意其它方面的配合:①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小结”语言的理性,“过渡”语言的巧妙,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情景的美妙。②充分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通过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图片、资料等塑造美的形象,激发美的情感。④做到以知识激起情,以情串起知识,并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调动与培养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的环境。
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着一个稳定、健康、美好、和谐的社会迈进。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我们一起在教学中尝试、探索和领悟吧!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着,成功就不在遥远!
关键词:历史教学;育人功能;情景教学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提出的现实意义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从古人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垂训,到近代李大钊等呼吁的“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中华民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因为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 科学 态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完善,最终达到育人立人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在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上,形成对民族的认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 发展 和竞争的激烈,“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等理论逐渐被国际接受。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已引起各国教育的关注。在第40次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代表都强调要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提供智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体育 、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协调发展”。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亚太地区教育学者、未来专家展望21世纪亚太地区教育发展前景时一致认为:各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尽相同,但在认识上是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同21世纪能否在世界上立足联系在一起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发表的改造公报中明确指出:“能否培养出道德、情操、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要加强道德教育。”所以说在历史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中学历史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在承担学校社会科学人文教育方面,历史是一门核心科目。它承担着培养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保障人的学力,发展人的智慧的特殊使命。但就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现状来看远没有达到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历史课堂上呈现的单调的知识灌输,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缺乏理想和激情,只注意“人事”不关注“人心”。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和做题技巧,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上的熏陶,以致于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显然历史课的尴尬境地的造成在于历史的教育功能的弱化,历史课上缺乏心与心的共鸣和沟通。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的基本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在三维目标中,它努力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将思想教育发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以培养健全的学生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为己任。这一基本理念犹如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广大一线教师纷纷开始尝试课堂改革。但由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自身知识素养构成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课堂改革往往流于表面,课改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有意识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真切实在地帮助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
3 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途径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也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喜忧参半。既有比较活跃和开放的一面,又有受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的一面。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入手。(1)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具有特殊性,它兼情感、意识和行动于一体,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语言的表达。虽然它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却不能通过对知识的测评来检验。但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由于过于注重 考试 成绩的因素,加上考试内容本身又极度缺少思想情感等内容,且教材中有很多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 的极好素材(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被列入选修课,这无疑影响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弱化考试指挥棒,增强人文方面的考察,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的考察,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尤为必要。
(2)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使命。社会 发展 的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也复杂多样,固有的教师专业要求和原来长期的教学思想状态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花大工夫学习有关的教育学、心 理学 和课堂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认真学习掌握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人格素养,完善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出可行的情感认知目标,承担起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任务。
(3)课堂情景教学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是一个缓慢融合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是隐性的。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要实现一种情感认知,最佳的途径就是将教学过程构建成师生共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所以,以情感为纽带,实现情景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关键。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主张教师更多地利用 历史 课程本身软件方面的条件。我们可以借鉴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提到创建情景的几种途径:“①联系生活展现情景;②运用实物演示情景;③借助图画再现情景;④播放 音乐 渲染情景;⑤扮演角色体验情景;⑥锤炼语言描绘情景;⑦结合实际优化情景。”
(4)同时还要注意其它方面的配合:①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小结”语言的理性,“过渡”语言的巧妙,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情景的美妙。②充分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通过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图片、资料等塑造美的形象,激发美的情感。④做到以知识激起情,以情串起知识,并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调动与培养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的环境。
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着一个稳定、健康、美好、和谐的社会迈进。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我们一起在教学中尝试、探索和领悟吧!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着,成功就不在遥远!